天儿渐渐地热了,李萱的肚子也渐渐地大了起来。

    孕妇定期去做产检是必须的,医院为了跟踪胎儿的成长变化过程以及母体状况,保证母子健康,给每一位妊娠期的准妈妈都要建立一份妊娠期检查跟踪档案,要求准妈妈们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如今的人,的确是比我们的父辈们要金贵得多了。

    女教师的产假是很长的,因为除了规定的半年假期还有寒暑两个假期,统共差不多有九个月的时间是可以在家好好休养跟照顾婴儿的,所以李萱有充裕的生产跟休养时间。在学期末,暑假前,李萱便就跟学校告了假准备回家待产了。

    李萱妈妈春节过后就办了退休,原本是打算过来照顾女儿养胎的,只是伍哲这边没有住的地方,虽然李家妈妈很是着急过来但也没办法,迟迟也没能过来。即使在新房子装修好了之后,也是不能立刻就搬进去住的,因为还需要些时间释放一下装修材料跟涂料里面的气味,李萱也只能仍在这个租来的房子里养胎跟坐月子。

    虽然李家妈妈对女儿的身体百般的不放心,但是伍哲发现,其实李萱并没有看上去那么柔弱,她每天上班备课包括做家务都并不懈怠,日常生活也从不依赖伍哲,是完全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即使是一个人的时候也能自得其乐,看看书听听音乐,四处走走买买东西,她不但把自己照顾得很好,还能把伍哲的饮食起居也照顾得很周到。随着胎儿在体内的不断长大和变化,李萱的身上也幻化出母性的光辉来,她更温柔更贤惠了,也很少发呆,不再怕麻烦了,不论伍哲有没有空陪她,她都会按时去做产检。就算休假在家待产的日子也让她过得简单又有滋有味的,每天除了做做家务她还坚持做胎教,听音乐、跟胎儿讲话,李萱总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准备婴儿用品,每天一个人也能过得悠哉又愉悦的,显见着是生活在她的眼睛里一切都是那么有趣的。跟李萱相比,还没看着孩子的伍哲,倒是还找不着当爹的感觉,只是对那一天的到来有点紧张而已。

    终于,李萱妈妈在自己家里实在是呆不住了,她告诉李萱,就是每天住旅店她也必须得过来照顾她了。当然,住旅店的说法仅用来表达一下必须得来的决心就够了,伍哲跟李萱是不会让她那么做的,伍哲就睡沙发好了,让她们娘俩睡床上,倒也还能凑合。虽然看上去居住条件困难了些,不过自从李萱妈妈过来之后,伍哲心里确实踏实不少,而且他跟李萱都明显感觉出生活上也确实省了不少心力。李家妈妈手脚勤快又很有生活经验,到了女儿家便就一心一意地帮衬着这个年轻的家庭过日子,每天家洒扫采买、煮饭洗换、跟女儿一起准备新生儿用品、陪着女儿逛街聊天,不辞辛劳地日夜劳作着,不但把李萱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就连伍哲都一并得到了很周全的照顾,半个月之内李萱的体重居然暴增十斤。

    这几个月以来在李萱身上逐渐显露出来的母性,随着预产期的临近正慢慢消退,以至于到了最后一两个月里,她又变回到从前小姑娘时候的样子,害怕麻烦,不想操心,她竟坚持要剖腹产,不敢自己生。李家妈妈绞尽脑汁、苦口婆心、引经据典的安慰和劝解都不好用,不知是因为李萱妈妈引用的经典都来自于30年前她自身的经验,还是李家妈妈在女儿那里早就淡化了的影响力,亦或是因为9个月来李萱被严重紊乱了的荷尔蒙系统,反正李萱用倔强再加上撒娇跟她妈妈坚持着自己的打算。这时候的伍哲倒跟个没事人似的旁边看着,只等着她们娘俩最后角逐的结果,他只负责去执行。

    文明古国的伟大成就在于绵长的文化积累能够在人们的思维里形成固定的是非模式,那种遗传下来的文化能量在左右人性的表现作用中几乎可以相较于宗教信仰的力量,使人们同时背负着礼仪、观念跟个人感情等几重顾虑生活着,这也便成就了国民含蓄、脆弱、中庸、自私的气质。

    中国的父母对儿女的监护权几乎是终身制的。中国人用自己的传统观念把自己的生活搞得更辛苦了,什么都想要的幼稚心理,让他们把大部分智慧都消耗在两全的成全上了,就像伍哲的妈妈。

    伍哲妈妈坚持认为李萱生孩子她必须要在场的,等到搬完家再过来的安排虽然对所有人来说都是最方便最合理的,但对于伍家妈妈来说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建议,家里添人进口这么大的事,婆婆不到场于情于理实在是说不过去的不好看。所以,伍哲只能在自己租住的房子附近再找一间房子租下来给伍家妈妈住。

    中国人,只能够跟自己心甘情愿地去付出的人平静地生活在一起,别人是不行的,斤斤计较的天性总是让他们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来。虽然较量原本是产生在实力相当的两个势力之间的,但在中国人这里变成了,只要是角色地位相当的便肯定就要产生较量的,就像伍家妈妈跟李家妈妈。李家出钱给小两口买房的事伍家妈妈在心里感激之余还潜藏着被刺痛了的自尊心,作为婆家妈妈,伍家妈妈希望在儿子这个家里能够占主导地位,而先来的李家妈妈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这种主动权跟优越感的,这个年轻的新家就成了两家妈妈权利争夺的战场。所以为这小两口更多的付出是两家妈妈角逐的内容,她们争着花钱,争着干活也争着爱护跟教导伍哲跟李萱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跟伍家妈妈的较量似乎削弱了李家妈妈对女儿的战斗力,这母女俩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口水战,终于在一次更为激烈的争辩之后,李家妈妈妥协了,同意了李萱剖腹产生。

    这一决定结果让伍哲大感为难,因为医院方面从来都是鼓励自然生产,他们规定孕妇跟胎儿等各方面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剖宫生产的。伍哲只好四处打听通融的办法,却原来是,这事若放在几年前,虽说医院的确是鼓励产妇自然生产,但是也可以尊重产妇的意愿进行剖腹产手术生产,但是这几年正值生育高峰,床位预定都需排队更何况手术室更是不够用,除非产妇有充足的理由,不然不能手术生产。这下可急坏了伍哲跟李萱,俩人挖空心地思想辙,大龄产妇的借口显然是不行了,这借口放在八十年代那会或许还能蒙混一下,放在现在来看,整个医院30岁以下的产妇,两只手的指头就够数了;转去私人医院显然也很麻烦,因为所有产检都是在这家妇产医院做的,现在生孩子不拿产检手册,产科医生也是不肯接生的。

    这下李家妈妈又来了精神,又开始絮叨起自然生产的好处来,只让女儿做好自己生产的准备。然而这竟给李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身体接连有一周总是感到不适,吃不好也睡不好,起先李家妈妈还认为是瓜熟蒂落的前奏,但伍家妈妈并不乐观,坚持带李萱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终于发现到心脏的弱处来,虽然还不至于有什么大碍,但总归是给伍哲的问题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伍哲拿着李萱心率测试的单子,找到医生要求剖腹产居然得到了允许。当然,这个消息也神奇地医好了李萱寝食难安的问题。

    剖腹产的好处是可以人为的掌控孩子的生日甚至是出生时间,九月里,伍家妈妈跟李家妈妈商量着挑了一个好日子,跟医院预约了一个好时辰,全家便进入备战状态,准备迎接那个特别的成员的来临。

    没有哪个医院能像妇产医院这样是充满着欢乐跟喜气洋洋的气氛的,所有医护人员跟所有家属脸上的气色都是柔和的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总是友爱和谐的,都非常容易相处。这是一处被天使的光环照耀着的祥和之地。